【世界精神卫生日】“一老”、“一小”的情绪问题得注意了……
南京新闻广播      10-10 17:03 2081

(通讯员 徐晓蓉 记者 杨洋)今天(1010)是世界精神卫生日,记者从南京脑科医院相关义诊得知:该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门诊中,接近一半的患者,是因学业压力产生情绪问题的学生。相关专家指出:现在孩子不太扛得住压力,这与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,而忽略了对其价值观、责任感、毅力的培养有关。

门诊中,因学业压力产生情绪问题的学生,以小升初阶段及初一、高一刚入学后不适应的孩子居多。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师虞琳:

“高中生的压力跟初三两个重量级的,不能比的,加上他们经过筛选以后到了一个好一点的学校,比如说他原来在一般的普通中学是个尖子,考上高中到班上也许就垫底了,他能承受得了么?再说他高一的内容也跟初中完全不一样了,这时候心理障碍发生率相当高的。还有住校寄宿了,在学校里饭吃不惯,跟学校处不来。”

虞琳说:现在孩子大多扛不住压力。究其原因,现在孩子是家里的“宝贝”,“保姆式”的家长习惯于大包大揽,对孩子毅力的锻炼较少,还有家长让孩子只专注于学习,对孩子价值观、责任心的培养太少。

“学习不用人烦的,学习是我自己的事,我自己要完成我的责任,但是现在反过来,学习是老师的事,是家长的事。你问他你是为谁学的?为我妈学的。家长从小学就压着孩子学,那就是为她学的。那我妈叫我完成,我必须完成。他不是说,我自己的作业我要完成,不是这样子的啊。你要培养他:你今天学什么了?哦,学这些这些,那妈妈说:学得好。就ok啦,你只要赞美他的责任心就行了,你还知道你有责任要完成就可以了,培养的是一个责任心。”

眼下,不少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,把他们送去夏令营“吃苦”。虞琳认为:家长更应自问:孩子到家后,有没有继续锻炼?父母是最好的老师,对孩子毅力的锻炼、责任感的养成应该是持久性的常规行为。虞琳给家长的一个建议是:只看过程不看结果,给孩子犯错的机会。

“他说:那全错了,你也夸他?我说:诶。还是夸。当然要夸喽,他完成了,他努力了嘛,尽了100%的努力嘛。孩子就会自己说:哎呦,那我这题还错了。(妈妈)错有什么关系,下次不会再错,只错一次嘛。他还是有信心的。我们现在的教育培养不出信心的,他做的再好只要有一题错了就是错,家长没好脸色给他,所以孩子还是自责。”

在世界精神卫生日,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专家说:一些老年人对自身疾病太过在意,导致焦虑、抑郁的发生。

对于头晕、眼花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多发性腔梗这些问题,有些人可能不当回事,但有些人却觉得天要“塌”了。该院老年精神科主任医师张向荣介绍:他的门诊中,时常接诊一些老年患者,虽然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疾病经过治疗以后很快就好转了,但是他们过度地在意这件事,形成长期的心理负担。

 “这样子的情况下他就越来越不开心,对自己过度的关心,过度的焦虑,他就会产生了抑郁的情绪。过去喜欢出去跟人家打打牌、跳跳广场舞,现在回避这些事儿,不愿意去了。到严重的时候会悲观会消极,不如就不活了,一了百了。同时,躯体上的表现,比如吃不下饭,体重在短时间明显下降,一两个星期会瘦下去十几斤。睡眠也会不好,入睡困难。第二天早晨醒得也早。”

在焦虑、抑郁患者中,40%可找到遗传变异因素,更多考虑是与个人生活实践、性格、对事情的应对方式有关。张向荣说: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有一个特点,病情在上午、早晨比较严重,白天活动活动,跟他人交流后,到下午、晚上症状会有所好转,所以病人最难熬的是早晨醒来之后的这段时间。

“躺在床上看别人睡得很好,自己浑身都难过,特别烦躁。所以有很多抑郁症病人自杀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。”

专家提醒市民:如果因情绪问题,影响到社会、工作、生活的能力,症状超过半个月,应警惕焦虑、抑郁的可能性,到医院就诊。医生首先会其进行评估,根据病情轻重,对症治疗。症状较轻的,可接受心理疏导、心理治疗,扭转患者的认知。针对失眠、浑身难受等躯体表现,则需配合安眠、抗抑郁等药物治疗。该院老年精神科主任医师张向荣:

“治疗的过程中,他的病情好转以后,安眠药我们就可以先去停掉,那么抗抑郁药物要尽可能维持时间比较长,我们一般认为,首次发病,要治疗三年左右,治疗这么长时间的目的是防止他病情的反复。如果第二次再发作,往往要用药3到5年,第三次发作,就要长期服用。”


声明: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作分享之用,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,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。

相关新闻

扩大南京美食知名度,提升南京旅游饭店餐饮影响力 2019南京旅游饭店“top餐厅和top菜品”评选火

南京新闻广播 10.10 1672

考拉“二宝弟弟”羞哒哒的与游客见面啦!

南京新闻广播 10.10 1955

为哄媳妇开心,隐瞒饮酒驾车接送,结果…

南京交通广播102.4 10.10 1330

为南京人定制的APP
下载查看更多资讯

在APP中打开